新聞資訊
國家發改委公布,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19年本)》。其中淘汰類中明確:“含朔料微珠的日化用品,到2020年12月31日禁止生產,到2022年12月31日禁止銷售”。請相關企業關注!
相關內容摘錄:
塑料微珠(Microbeads)是直徑小于5mm(一說<1mm)的塑料合成顆粒,常用原料有PE(聚乙烯),PP(聚丙烯),PMMA(聚甲基丙烯酸甲酯)等等。因為塑料微珠非常細小,比較穩定,而且價格便宜,所以經常應用在日化產品中,比如去角質。
海洋污染的80%是人類活動造成的,而在各種各樣的污染中,塑料污染又占到了60%-95%的份額。塑料微珠污染,就是其中的一部分。大部分含有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都是沖洗類產品,而相比于一些大的塑料薄膜或者化纖衣物,塑料微珠體積十分微小,所以,塑料微珠成功逃脫了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過濾回收系統,進入江湖海洋等地表水體,又因為不易降解,進而在環境中不斷積聚。根據2013年的一項研究,美國安大略湖中每平方公里大概含有一百一十萬個塑料微珠(跑個題,美國五大湖五花八門歷史悠久的污染足可以波瀾壯闊講上一天一夜)。
雖然塑料微珠體積很小,但是數量驚人,而且蹭蹭上漲,《紐約時報》曾援引一則研究報告稱,僅紐約州每年就大概有19噸的塑料微珠進入水體循環中。香港大學近日有一項關于地球科學的研究顯示,香港超過六成的海水樣本有塑料微珠,香港沿岸每平方公里海域含有高達380,000粒微珠。
塑料微珠進入海洋后,對海洋生物會造成很大危害,它會堵塞一些小型海洋生物的消化系統,會使某些魚類行為異常。而一些貝類,比如貽貝通過濾食來進行營養獲得,小的微珠就會隨著水流進入體內,我們常見的牡蠣中,也有檢測到塑料微珠的存在。海鳥體內也有發現塑料微珠,想必是因為食用了這些貝類。同時,塑料微珠還容易吸附一些非常親和塑料的有機污染物,比如《寂靜的春天》中寫到的著名殺蟲劑DDT,是的,盡管很多國家已經禁用了DDT,這些曾經的污染物還是進入了海洋水體。每一個舉動都會留下記錄,大自然雖然沉默,但永遠不會忘記。
____摘自搜狐網